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
缙云县,简称缙,隶属浙江省丽水市,是“革命老区县”、“中国麻鸭之乡”。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、中南部丘陵山区,丽水市东北部,北距杭州175公里(公路262公里)。位于北纬28°25′-28°57′,东经119°52′-120°25′之间,东临仙居县,东南靠永嘉县,南连青田县,西接丽水市,西北界武义县,东北依磐安县,北与永康市毗邻。东西宽54.6公里,南北长59.9公里,县界全长304.4公里。总面积1503.52公里,建城区面积为4.6平方公里。辖9镇15乡642个行政村。县人民政府驻地五云镇。邮政编码:321400,长途电话区号:为0578。
 

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1994年,仙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2000年被评为4A级旅游区。鼎湖峰号称“天下第一奇峰”,相传为黄帝升天成仙之地。黄帝文化源远流长,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朝拜轩辕黄帝的中心,已与陕西黄陵形成“北陵南祠”格局。该景区逐步成为浙江西南旅游热点和影视天然摄影棚。仙都“奇峰异石”、“田园风光”、“黄帝文化”集于一身,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,每年游客达100多万人次,旅游业年总收入3亿元左右,旅游业已成为该县三产的龙头。
 
 仙都风景名胜区
 
 仙都,在丽水市缙云县境内,是一处以峰岩奇绝、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国家AAAA级旅游区。 境内九曲练溪、十里画廊、山水飘逸、云雾缭绕。有奇峰一百六、异洞二十七,有“桂林之秀、黄山之奇、华山之险”的美誉。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、黄龙、岩门、大洋四大景区组成,由鼎湖峰、倪翁洞、小赤壁、芙蓉峡、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,总面积为166.2平方公里。其中,鼎湖峰,状如春笋,直刺云天,高170.8米,是世界最高大柱石,堪称“天下第一峰”、“天下第一石”、“天下第一笋”。 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,四时不竭,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,跨龙升天时,鼎塌成湖,故称“鼎湖”。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,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“北陵南祠”的格局。倪翁洞又名初阳谷,相传是老子学生、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,嫉俗遁世,隐居于此而得名。洞中留有唐、宋、明、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,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,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其中倪翁洞中的“倪翁洞”三个篆字,是出时任缙云县令、李白族叔、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,最负盛名。
 
 姑妇岩
 
 姑妇岩,俗称婆媳岩,在仙都主景区人口处水南的子母山上。嘉靖(浙江通志》载:“在小蓬莱之东五里,上有二石相上下,又名子母山。”当人们走出缙云火车站,向东,就可望见姑妇两岩:那低者,龙钟静坐是婆婆;高者,亭亭玉立是媳妇,兴许是大自然的疏忽,有给这位媳妇造出一个漂亮的脸蛋。数千年来这里的人们相传:这位媳妇心肠狠毒,常常残酷虐待年迈的婆婆。天理不容,是天雷劈掉了她的头颅。岩下有口山塘,塘中的水,至今还是红的呢。元赵拱辰有诗云“古貌苍头迥不殊,天上偶尔赋形躯;顽石本是无情物,却娱行人望姑。”
 
 缙云仙都,古为婺州地,人们又相传孙权母吴老太,曾专程到缙云山进香,永远保佑附近山民安康,而得名“永康”。那低者,人们以为是吴老太;高者,是身着纱披的观音菩萨。水之北,狮豹山上的舅轿岩,不正是吴老太的弟弟乔国老吗?
 
 姑妇岩下,是仙都人口处,风景秀绝,宋汪真有诗云“元武崖下启洞天,登磴转望已超然。春工着地看如画,水籁到山听似弦。鸟驾娇花呼饮酒,童从平野舞秋千。自欣烟花仙都里,得意还来诗一篇。”
 姑妇岩下,各有幽洞一处,玲珑可爱,可坐七八人。
 
 姑妇两岩之间,有小石如犬,蹲于主人身旁,俗称天狗岩。
 
 大肚岩
 
 大肚岩东北,是一鼓形巨崖,且顶部尚有一扁石覆其上。从隔溪好山脚,远远看去如人之大肚,故称大肚岩。由此,古人演绎说:当年轩辕黄帝东巡,在缙云山觞百神。大肚神仙贪吃了饭甑岩中的饭娘,肚子越来越大。他勉强走过好溪,走出密林,肚子已涨到把他的眼睛、嘴巴、鼻子都遮住,再也走不动了。黄帝见了好气又好笑,只好命他和南海龙王一起,守住南天门。
 
 大肚岩,它上部有亿万年雨水下流痕迹,呈棕黑色,像江南农民下雨时,所穿的蓑衣下摆一样,又叫它为雨蓑岩。(仙都志》也云“大组岩,其东复耸一岩,上广下钦,曰雨蓑岩。”清王诰有诗云“垂纶仙子惬春和,春水鸬鹚仙筏多。爱向下洋沽昔酒,时升灵石出高歌。三千丈发茎将白,五十九滩瞬又过。钓尽恶鱼溪不恶,至今岩迹隐烟蓑。”
 
 芙蓉峡
 
 芙蓉峡,从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,渡溪入山谷,两侧峭壁通体漆黑,整座山体又如钢铁铸成的石城堡。越往里走,峭壁愈高,山谷愈窄。最狭处,中裂如门,仅容一人穿过,大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势,故叫铁门峡。电影《阿诗玛》中,阿黑张弓射穿山崖的镜头就取于此。入内又是一洞天,四周高崖围立,中间绿草成茵,叫紫芝坞,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。坞内有屋基一座,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。
 
 紫芝坞
 
 芙蓉嶂的中心点,四周山崖高耸,呈黑色;中间低凹,长满草木,呈绿色。山中水从铁门峡流出,峡口仅容一人过往,且峡高百丈,是缙云仙都著名峡谷;更是传说中神仙的种芝田、尝紫芝的地方,故名叫紫芝坞。明吴观有诗云“山中白云多,坞内紫芝少;紫芝不可寻,白云为谁好。”李淑又云“不见茹芝人,只闻紫芝坞。我来醉白云,枕石欹芳杜。”
 
 铁门峡
 
 内狭外宽,直至好溪边的孔雀岩、仙掌岩之间。内有类似葫芦谷数处,是芙蓉嶂的精华所在。明李铁城有诗云:“鸿蒙古峡闷仙峦,道眼探幽集大观。夹峰芙蓉通石室,蟠龙杞菊老严湍。冯将世事忘吾我,恍有天风挟羽翰。如遇浮丘携手去,更于何地煮金丹。”
 
 螺丝岩
 
 从芙蓉峡口向紫芝坞内眺望,其中心,上有一巨石凌空而立,形似田螺,俗称螺丝岩;如果登上芙蓉嶂之巅,向紫芝坞俯视,此岩又像狮头糜身狼蹄牛尾的玉麒麟。古人信神,称它为丹鼎。明郑汝璧《游仙都记》“凡数转,径逾窄。徒拥一峡,谽蚜相向,石门中开,可丈许。稍进,则二柱耸峙,忽辟而峭,两山抱之。中见一石如丹鼎,上员下洞,可坐百人。”
 
 小赤壁
 
 小赤壁,倪翁洞向东过溪,绝壁陡峭,东西横亘长数里,石壁下部呈赭红色,犹如焰火烧过,故称小赤壁。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,长数百米,称龙耕路,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。龙耕路中有丹室、超妙轩遗址,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(张居正三子)隐居之所。小赤壁一带,溪中有岛,岛中有湖,恰似蓬莱仙境,还有八仙亭、蓬莱阁等人文景观。
 
 龙耕路
 
 小赤壁悬崖陡壁上,断断续续地横亘着一条天然栈道,离地面几十米,长数百米。栈道高二三米,最宽处三米,最窄处一米。人们在虎迹岩处,从古人凿成的石级攀援辗转而上,然后沿栈道缓步前行,其险无比,其趣无穷。坐憩其中,只见对岸山村,华屋农舍,鳞次栉比;炊烟袅袅,鸡犬相闻;转而引颈俯视,那练溪昆潭,瀑谩涛细;数那奇峰异石,如龙首峰、姑妇峰、螺喾峰、插剑石、舅轿岩、 好山、玉甑岩、仆头石、青莲石,尽收眼底,分外妖娆。
 
 下洋村刘姓居多,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,不满王莽篡夺刘家江举兵起反。开始时寡不敌众,一天,逃至仙都。在悬崖陡壁下,襄看无路可走,又闻追兵将至,危急万分。忽然狂风骤起,飞沙走石,暴雨倾盆。只见南面山上巨龙倏然而至,从这岩壁间耕出一条路来,让刘秀脱险。于是这栈道,就叫龙耕路。
 
 这龙耕路和上下峭壁比起来,颜色较白,也有许多人说是白蛇路。相传善良的许仙中了法海奸计,端午节上让妻子喝雄黄酒,白蛇现形吓死丈夫。白素贞悲痛万分,为救夫君,飞越山山水水到仙山采药。在仙都山口:她打败狮童,冲到二关,又被守候水边的虎将拦住,只好和狮虎大战。它们从水中打到空中,从空中打上峭壁。白蛇情急之下,顿发神威,从岩壁中间硬穿而过。最后在鼎湖峰后的玉虚宫中,是南极仙翁让她采去灵芝草。
 


 潜说友
 
 潜说友(1216—1288)字君高,号赤璧子,缙云人。南宋淳祐元年(1241)进士,官至代理户部尚书,封缙云县开国男。任临安(今杭州)知府期间,重视疏浚西湖,修葺名胜,整修道路。主修《咸淳临安志》。后迁任平江(今苏州)知府。德祐元年(1275)元兵逼平江时弃城逃跑,在福州降元,任福州安抚使,被部将李雄杀死。
 
 赵顺孙
 
 赵顺孙(1215—1277)字和仲,缙云人。南宋淳祐十年(1250)进士,曾任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等职。经常与奸臣贾似道对抗,为贾所忌。度宗欲封赵为相,辞谢。蒙古军南侵,襄阳危急,贾似道匿而不报,他竭力与之争论,忿然出朝,因忧愤成疾而卒。著有《四书纂疏》、《孝宗系年录》、《中兴名臣言行录》等书。
 
 杜光庭
 
 杜光庭(850—933)字圣宾,号东瀛子,缙云人。唐懿宗时,考进士未中,后到天台山入道。僖宗时,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。随僖宗入蜀,后来追随前蜀王建,官至户部侍郎。赐号传真天师。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。一生著作颇多,有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、《道门科范大全集》、《广成集》、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、《青城山记》、《武夷山记》、《西湖古迹事实》等。古代著名传奇小说《虬髯客传》相传系他所作。

 地形地质
 
 缙云县地处武夷山--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-丽水---景宁断裂带的中段。地貌类型分中心、低山、丘陵、谷地四类,其中山地、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%,是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山区县。地势自东向西北倾斜。
 
 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,东部为括苍山脉,西部为仙霞岭余脉。东半部群峰崛起,地势高峻,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座。其中东北部为大盘山所延伸,以低中山地貌为主;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,为中山地貌,南部的大洋山主峰,海拔1500米,海拔千米以上主峰3座。北部地层陷落,构成壶镇、新建两块河谷盆地。中部丘陵广阔绵延,为仙霞岭与括苍山的过度地段 。全境地形具东南西三面环山,北口张开呈“V”型特征。
 
 气候特点
 
 全县大部属亚热带气候 ,四季分明,温暖湿润,日照充足。冰雹灾害主要出现在3--8月间,为全省多雹中心地带之一。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,气温差异明显,具有“一山四季,山前山后不同天”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。年平均气温17℃,7月平均气温29.2-24.5℃,极端最高温达41.9℃,1月平均气温5-2.3℃,极端最低温达-13.1℃。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,无霜期245天。
 
 水文特征
 
 全县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。主要有好溪、新建溪、永安溪三条,分属瓯江、钱塘江、灵江三个水系。其中好溪为县内最大的河流,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,自东北向西南斜贯穿境入丽水,干流在境内长66.11公里 ,流域面积791.8平方公里。全县水资源丰富,年平均径流量13.69亿立米方,人均占有水资源3321立方米。河流落差大,水力资源总蕴藏量8.3万瓦,人均0.2千瓦。水和水力资源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盘溪电站为“一水多用,梯级开发”的典范,为联合国指定的亚太小水电技术培训实验基地。
 
 自然资源
 
 缙云县境内非金属矿产极为丰富,已发掘的有沸石、凝灰岩、珍珠岩、澎润土、石英砂、萤石等。其中,沸石贮量约3亿吨,居全国第四,质量第一。建材矿产以凝灰岩、花岗岩为主。主要农作物是水稻,为丽水市主要产粮区之一。
 
 地名由来
 《隋书,地理志》“括苍有缙云山。”贞观元年,唐太宗按地理形势,把全国分为十道,浙江属江南道。缙云山是江南道名山之一。唐(元和郡县志)“缙云山,一名仙都,一曰缙云,黄帝炼丹于此。”(一统志)“在缙云县东二十三里,高六百丈,周三百里,本名缙云山。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得名。